厚厚的装甲、凶猛的火力、强悍的机动,这是都是主战坦克的代名词,那么主战坦克是从何时出现的?传统的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又是从何时退出历史舞台的?本期视频我们就从时间线出发,好好为大家捋一下传统的轻型、中型、重型坦克是如何摇身一变,统称为主战坦克的。
坦克诞生后按照不同的性能参数,世界各国将坦克分为了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比如轻型坦克重量一般在10到20吨左右,火炮口径一般在85毫米以下;中型坦克重量一般在20到40吨,火炮口径一般在105毫米以下;重型坦克重量一般在4到60吨,火炮口径一般在122毫米以下。一战证明了坦克确实是一款陆地突击利器,各国也看到了坦克在将来作战中的潜力,于是二战结束后迎来了坦克的快速的提升期,但受制于早期技术的限制,既没有成熟的大功率发动机,也没有大口径坦克炮技术,最近一段时间的坦克绝大多数都是以轻型坦克为主。但是好景不长,二战前夕爆发了著名的西班牙内战,作为当时世界各国的新式武器试验场,轻型坦克没能经受住西班牙内战的考验。
在这场战争中西班牙共和军主要装备苏制T-26轻型坦克,西班牙国民军则装备德制二号坦克,在战场上T-26轻型坦克依靠37毫米坦克炮能将国民军仅装备机枪的二号坦克死死压制,但是共和军的T-26在面对国民军的Pak37战防炮时又被摧毁殆尽。战争结束后各国普遍认识到轻型坦克根本经不起惨烈战争的消耗,再加上当时坦克技术很成熟,所以各国将研制重点放在了更难制造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上,这才有了二战中的T-34和KV-1、四号坦克和虎式坦克、谢尔曼和丘吉尔,轻型坦克执行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辅助任务。
二战结束后各国认识到坦克的火力始终是第一要素,因为武器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且机械化战争的速度慢慢的变快,坦克也必须拥有足够的速度来适应未来战争。二战结束以后中型坦克逐渐的变成了宠儿,当时各国装备较多的是像T-54、百夫长、M48这样的中型坦克,以T-10、征服者、M103为代表的战后重型坦克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至于轻型坦克那就更惨了,除了少数国家为了应对山岭等地形还会研制以外,其他几个国家则是用两栖坦克、步战车等轻型装甲载具代替。
而且随着坦克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大功率柴油机、大口径火炮等相继出现,人们已经非常困难用最早期的标准来划分坦克了,比如轻型坦克可以装备中型坦克的主炮,重型坦克的机动也可以媲美中型坦克,坦克的重量也是越造越大。再加上反坦克导弹等大规模使用,中型坦克的防护越来越不够看,于是主战坦克便诞生了。这种坦克集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为一身,机动方面堪比中型坦克,火力和防护能力又可以和重型坦克比肩。
上世纪60年代,各国相继装备了自己的主战坦克,即苏联的T-62、美国的M60、英国的酋长、法国的AMX-30以及德国的豹一。各国在设计自己国家的主战坦克时,始终都会将火力看成是第一要素,而在机动和防护方面侧重点则各不相同了,其中英国人最为固执,在设计酋长时防护性能放在第二位,机动则放在最后。德国和法国人最为洒脱,机动性能放在第二位,防护则是最后,所以AMX-30和豹一在战场上几乎就是在裸奔,而且跑得还贼快。苏联和美国人则比较理性,机动和防护并没有一个明显的侧重点,所以M60和T-62看上去非常的平衡。
至此再也没了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这么一说,主战坦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装甲力量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最近又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轻型坦克本质上就是一种轻量化的主战坦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